2007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余達心:不關心社會的人沒資格反駁批評

余達心:不關心社會的人沒資格反駁批評
21/11/2007
劉綺華

由基督徒學術論壇主辦、《時代論壇》協辦的Vertias Fellowship講座於本年八月廿五日假聖安德烈基督中心一樓舉行,主題為「余達心談文化」,邀得中國神學研究院候任院長余達心牧師主講,由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主持,約有六十人出席,當中包括浸大宗哲系教授江丕盛等。

余達心牧師認為有學識的人要反思自己的定位,才能認真對抗(confront)自由主義的衝擊。他介紹兩種學者,第一種是知識分子(intellectual),第二種是有知識的人(intelligentsia)。第一種為有學識,同時對歷史、文化有承擔的人,第二種是徒有學識,但對歷史事實漠不關心,他認為基督徒的學者,應是第一種知識分子,關心社會

余達心牧師介紹兩位自由主義的代表撤柏林(Isaish Berlin)及羅爾斯(John Rawls)。一方面他表示兩位五十年代的學者能回應時代需要,但另一方面,他表示,若果自由主義變得攻擊性,自由會被濫用,真理就會淪亡。他表示撤柏林針對當時興起的共產主義而言,主張是個人自由不能犧牲,因而要抗拒社會上的共同的理想與道德,這種主張假設每個人都是自由主體(free agent),能選擇最正確的事,而非社會道德標準控制個人,但同時人類共信的道德基楚也會消失,達到一個以光為暗,以暗為光的境地。

另外羅爾斯自由主義的觀點是基於民主政治的觀念,亦反映美國對共產主義的恐懼,羅爾斯最大的重點是公平,當社會契約建基於每個人平等的位置(original position),人才能公平地選擇想要的東西。但余達心認為羅爾斯把公義等於公平仍有缺點。因為資本主義主張人有公平的競爭資會,但最終導致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社會只會愈來愈漠視弱勢的人。

另外,余達心談及基督教與自由主義相通之處,由此可見上帝雖然而權威的一面,但同時很開放的。上帝同時講求平等,每個人在上帝眼中都蒙他所愛,自由也是上帝給人的禮物,人類有權選擇犯錯,只是要承擔後果,就如撒母耳記八章,以色列人要一個王,上帝不認為這是好的,但仍給他們一個王,可時亦可見人類歷史第一次公投。「犯罪是人類對上帝的權威最大的挑戰,我們有自由犯罪,但我們不能拒抗上帝有自由告訴我們要真理是甚麼。」

余達心認為高舉自由主義使基督徒的文化生命後退,「如今塑造文化的,都不是基督教的人,現今的人以自由不讓人說話,更不讓上帝說話。」他質疑為何教會不能在社會上有更多的聲音。在高舉自由多元的社會裡,基督教常被否定,余達心認為面對攻擊,基督徒需要關心社會,「不關心社會的人沒有資格反駁人們對我們的批評,基督徒太自私,如今真理只用於基督徒身上,但真理必須在人類歷史上起作用。」


於台下觀眾討論的環節裡,戴耀廷回應余達心的主張,認為多元文化裡應加入基督教元素。公共空間可分物質性的(physical)與非物質性的(non-physical),即是文化性的。在多元社會裡,兩種公共空間裡都包含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過去基督教選擇退離文化的公共空間,但如今我們要思想如何進入公共空間。並非以十字軍東征的姿態去攻擊及轉化他人,而在多元文化裡,包含基督教文化的特質

江丕盛亦對戴耀廷的話作出回應。他認為基督徒是要傳福音的,轉化他人是沒問題,問題是用正確還是錯誤的方法去轉化他人。「耶穌同樣是文化的救主。我們並非要建立一個基督徒社會,而是人文精神裡已有上帝的形象,傳福音不是唯一的貢獻。基督徒說話並非道德塔利班,別人未必能容忍我們,我們也要繼續說話,愛社會就是把最好的東西獻給社會。」


另有台下觀眾認為教會太內聚的原因是神學教育未能給予牧師開闊的視野,教會難以教導會眾關心文化及社會。亦有人認為教會難以支持基督徒作這方面的思考和付出。余達心則認為改變教會是很難的。「只能有心的人走在一起做一點事,不怕批評,有意義就做。」



刊於香港基督徒學生團契網頁http://www.gcf.org.hk:8080/gcfportal/cms/index.php?page=content/articles&article_title=general&type_id=202&item_id=1915&lang=zh-tw。原載於《時代論壇》第1045期,已獲《時代論壇》授權轉載,網址:http://www.christiantimes.org.hk

2007年9月6日 星期四

《詩》

12- 08- 2007
《詩》

倘若詩是將滅的燈火
在霓虹與黑夜的邊緣裏彷彿照明了空間
我從
洗手間裏的二手煙
魚缸裏石斑噴出的水泡
艱辛地掏出一秒睡夢
洗去多餘的時間
剩下如沙的意象
詩在超級市場裏腐壞,或許
能享受不被注意的刺激
從來我不打算做酒徒
只想以存摺換來安睡藥
在朝九晚九的時間表裏
組織粉碎的自由
我以詩集開啟電視
無數的新聞分裂腦袋
然後借助纖體廣告靈修默想
我害怕以聖經想像上帝
豐滿的乳房代替貧乏的語言
啞巴在黃色漫畫裏購買符號
堆砌成斷句的網誌
有天我嘗試以詩推開天國的門
那時還未懂得文字
《啟示錄》十角七頭的神獸
把白日夢的天堂毀滅了

2004 Sing Pao Newspaper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成報報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瘋港

《瘋港》

旺角百老匯電影院
每天只上映大陸電影
患上強迫症的本地老導演
總是無法自控地
重現六十年代患失憶症的港人
誤把彌敦道說成解放路的笑料
然後把鏡頭對著祖國地圖不斷放大
使眾多城市的名字縮小成紅點
連結起來像一條毒蛇
蛇頭或許是上海
或許是北京

被上海與北京人毆打後
二千年代港人的失憶症演變成精神分裂
不只失去記憶,更不知身在何處
知識使城市轉型成國際瘋人中心
八間大學爭先成為全球最先進的精神病院
不斷發明新課程新學位
以預防港人在神州大陸裡迷途
忘記回家的路

最近無數港人死於精神分裂
文憑能否拯救
長期服食精神科藥物的瘋港?
文化研究彷彿成為續命丹──
在售賣港產片老翻的信和中心裡
不同的語言悄悄蠕動
慢慢變成蛹
王家衛劉偉強陳果……
孵化成幼嫩的蝴蝶
為不時常保養就會精神衰弱的大學生
塗上薄得無法遮掩魚尾紋的眼影
使他們與百分之十的內地學生對壘時
仍膽敢在敗北前說出自己的名字

病卧青山醫院的港人全都怪責
父母從沒有為他們的健康著想
母親生前只懂給予零用錢及職前培訓
從沒有教他們如何做人
記憶裡除了漁船就一片空白
父親是清朝遺老
接管孩子後
每天送給他們一千個自由行旅客
卻狠狠虐打他們的腦袋
醫治孩子的失憶症卻同時使失憶症愈趨嚴重

教育局長不時批評
香港大學生毫無創意
特別是電影系的學生
不是只懂拍攝失城與失業的鏡頭
就是整天躲在家中
親自演繹雙失青年的角色
結果旺角百老匯電影院
只能上映大陸電影

2007年9月4日 星期二

這一代

《這一代》
這一代年輕人患上嚴重潔癖
每天用吸塵機
吸走了時代
把真空的文字
放在畫滿荒誕圖案的外太空裡
供外星人觀賞

這一代年輕人流行纖體
最怕過重的歷史與臃腫的背景
因此把整個宇宙吞進肚子裡
星球成為了我的乳頭
黑洞成了我的陰道
在沒有戰爭的外太空裡
沒有重量的身體成了戰場
以打擊自己的性器
使身體得贖
然後把歷史書消毀

香港流露出尷尬的神色
年輕人的文字優雅地露點
惹來途人側目
但他們的文字沒有地心吸力,在香港裡飄浮
他們的乳房也跟地球女人不一樣──
陷了下去,變成兩個無底的洞
因此沒有名字的下一代
繼續飢餓

爬梯子

《爬梯子》

(一)
報紙上年薪百萬的招聘廣告
反照七十年代的魔幻
長沙灣邨裡暗藏無數條木梯子
只要你努力,就能爬上樹頂
成為奧運金牌得主
只要你堅持,就能跳上天堂
成為港督府的天軍天將

(二)
近乎文盲的爸媽
從橫掃牛鬼蛇神的地獄
游泳至篤信拜物教的購物天堂後
被穿膠花的李家誠與泡沫般的股票市場欺騙了
朝九晚十,被無良僱主餵吃份量不足的發霉麵包
回家後則推醒在臨屋裡酣睡的孩子
以家裡陳舊的木梯子
訓練她忘記倦意向上爬
以落伍的雞毛撢子
磨練她在睡眼惺忪時,仍能記緊飢餓的滋味
然後憑空幻想天國的富足

慢慢她學懂
雙手緊抓家裡的木梯
雙腳離地,晃動身體
曾幾何時她為此洋洋得意
怎料有天僱主們發明了鐵梯子
忙於拿成績表向同鄉炫燿的父母
嫌她太空閒了
便以無數本小學補充練習為她提供職前培訓
好讓她能在鐵梯子上打筋斗

(三)
媽媽背著爸爸告訴她
努力讀書比嫁個有錢人更會賺錢
因此從少渴望
會考畢業後當老師
幻想每天放半日假每年加薪放大假
後來她考上會考二十六分
卻因不懂使用excel而失業
才發現香港人如此好學
終生訓練自己成為馬戲團裡的萬能特技員
她不過是爸媽心目中那隻努力吃草的牛
支撐他們脆弱的心靈裡
快要沒落的神話

(四)
她無法明白
為何六十年代出生的大學生比風水大師更會控制命運
可是大學畢業後她竟連自己也控制不了
努力睡眠卻整晚失眠
努力禁止幻聽幻覺卻無能為力
重覆聽了二十二年《香港始終有您》與《獅子山下》
仍未能麻醉失業的壓力
最後她患上精神分裂

(五)
十年裡,爸媽不過由臨屋爬上居屋
他們以此向她證明
爬格子的夢想是極之可笑
然後提醒她努力在原稿紙上填滿考試分數

低生產量是不能容忍的罪惡
特首下令警察務必拘捕月入低於一萬的大學生
因此僱主與教育局局長最討厭詩人,巴不得
以不同種類的梯子打碎她的自尊
等待家用的爸媽更看不起她
自此,她傷殘了,再爬不起來

2007年8月29日 星期三

露宿者的自述

《露宿者的自述》

地球的樹木不斷減少
因為詩集太多
為了使空氣清新
我立志在年幼之時
不亂用紙張
並到處流浪

旺角街頭
人聲鼎沸
總有一兩把聲音特別刺耳
城市人煩躁得每晚失眠
幼嫩的我立志做一個
破壞市容但高舉環保的露宿者
每晚與紋身大漢一起睡覺
無牽無掛
以天地為家
閑時在街中打坐
細聽自己的呼吸聲

香港的堆填區變成了
棄置廢紙的垃圾山
每天我飢餓極了
到處覓食
有時挖出不少獎杯獎牌
卻是由某一間工廠所生產的
款式相同的手提包
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街頭賣藝的老歌手
毫無在紅館裡開個唱的夢想
揭開的結他盒裡也沒有一個錢幣
我倒是他的忠實擁躉
經常蹲在他身旁
喜歡一邊挖鼻孔捉虱子
一邊細細欣賞他那謙和的歌聲

過期

《過期》

我們一起把文字
禁錮在島嶼裡的一本日記簿內
然後為日記簿套上不同顏色的包裝袋
放在書局出售

我們經常利用
不斷循環再用的回憶
拼貼出無數本每月精選書籍
然後堆積在矮小的書架上
以拯救快要陸沉的香港

香港人最怕平凡
但又奈不了寂寞
因此我們一起生產
重覆的生活細節
以內容瑣碎的網誌
防備假想裡的第二個希特拉
也因此我們喜歡在風行全港的名牌衣物裡
做一些小動作來突出自己
在相同款式的Levi’s牛仔褲上
每個人剪破的位置也不同
繞著的腰帶也各異

九七以後
詩人困在赤臘角機場裡
只能乘搭前往香港的航班
結果國際化的香港跟我們的文字一樣
已經過期,無法食用

回歸十年有感

《回歸十年有感》
胡亂坐上巴士
下巴士再上的士
我不是阿伯拉罕
其實我想與上帝角力
然後名為以色列

車子前進陰天與晴天往後退
車輛的水跡仍然延續
何時曾下雨
洗去了自己的姓氏
沒有名字還保存靈魂
如今批命的為我起了名字
卻背負一身罪債

金花亂墜
爆竹炸響
國旗的殘骸散落在電視機前觀眾的瞳孔上

上帝說
像孩子的人才能上天國
現今的孩子比魔鬼更野蠻
縱使如此,他們還是要吃
耶穌沒有走進人間
哪來五餅二魚

在馬路上散步
比乘車更風馳電制
他說我在曠野她說我在迦南
安全島仍是盤石與詩歌
還好,我還站著



刊於成報詩頁...忘了期數

2007年8月28日 星期二

放下執著

《放下執著》

城市裡種滿蓮花
蓮子一顆顆墜下
我聽見街角混雜的鐘聲
漣漪散開
反照大千世界

凌晨三時
睡意滴落在無人的街道
地上的燈暈
反照出千個人影

我努力勸服自己
我不是李白不是杜甫不是北島不是顧城
年青最大的特徵
就是故意忘記自己的名字後的
虛空與寂寞
然後以破碎的細節
建構一千種的驕傲與自卑

我聽見
一個個小時墜落在水裡
卻聽不見聲音
猶如默默地陸沉的城市
或許我一生
正正要追求一種空靈的感覺
可惜消解了文字
卻無法得魚

香港與家的關係

《香港與家的關係》

我發現
家住在NDS裡
香港住在任天堂裡

食物以
圖章複製我們
我們卞居於
1與0之間

太多事情報紙無法明白
不明白避孕套與堂弟的關係
不明白衛生巾與公公的關係
不明白乳罩與叔叔的關係
或許是
童話書與綠色的關係

自由與走路有何關係?
在家裡走路就沒有自由?
在家裡自由就無法走路?
其實
我不過喜歡
走進維多利亞港游自由式

十與一
尺與人
一與人
尺與一
十與人
一枝筆
一個盒
兩顆電池
三個對手
沒有生存
沒有死亡
只有刪除


思考「香」與「港」的關係能防止柏金遜症
免得家對居民的感情變得麻木

女孩與女人

《女孩與女人》

蒸籠熱哄哄的香氣上騰
一本書、一份報紙、一部PSP
酒樓裡沒有聲音 妳置身在廚房裡的冰箱

我鑽進愛情小說 那抽象的童話
我代入故事中的公主 皆因年輕
突然電話來了 王子向我報告行蹤

妳一邊夾著雞包仔 一邊凝望窗外的景物
蒸氣在妳有點僵硬有點赤紅的面容凝固了
雞包仔的熱把妳的唇灼傷
妳泯著唇 嘗試支撐一張若無其事的臉
猶如身旁 以毫無特別的交通意外作頭條的報紙

故事裡王子深情一吻 然後我沉沉睡去
年輕的生命 遊走如故事情節 皆因新鮮
美麗的激流 給我無限靈感 只想趕回家寫一首情詩

冷氣風吹縐了身旁的報紙 眼鏡從報紙另一頁斜睨過來
「妳搞咩鬼呀?」報紙被殘酷地撒在桌布上
「無野,沙入眼。」
靈感一時飛散 眼睛從書本中升上來 眼鏡又再次沉下去

妳默默地把所有剩下的食物吃光 猶如清理每天剩下的飯菜
「妳都幾好野喎,食哂所有野,我唔駛食呀?」
「你食咁多做咩呀,你仲有下一場,有埋食。」
眼鏡觸碰我呆若木雞的眼睛 又再次沉溺在交通意外的血泊裡

妳什麼也沒看 但彷彿什麼都看在眼裡
眼光茫然而慈悲 但充滿原諒的渴望但無奈的
盯著茶杯裡時聚時散的茶葉
我觀看著妳那 時紅時白的 複雜的面容

妳那雙仍然美麗的鳳眼長了溫柔的長尾巴 浸淫在濕潤的春天裡
現在與將來未曾掩蓋妳的過去
妳曾是萬千寵愛的公主 男人眼中的寶藏
妳常說 女人老了 沒價值了
但妳不知道 平凡的我與美麗的妳 交換著羨慕

短訊鈐聲又響起來  王子說七個月紀念日快到了
我小心翼翼地藏起未化妝的臉
享受熱吻 憧憬心跳持續至永遠
然而妳切切實實的吩咐我
不能縱容男人 否則結婚後他把我看為理所當然
我不知如何遵從妳的教導 把男友當作狗 用長鞭痛打他
不懂如何時刻懷疑男人 不了解何謂七年之癢
也無法預見王子碰見赤裸的妓女有何反應
我沉迷於張小嫻與李敏
皆因早熟的疲倦與故意裝出來的無知

剛學習寫詩的我 突然找到新題裁 渴望趕回家寫一首詩──
猶如把熱茶潑在冷冷的報紙上 縱使水花沾不到老花鏡片
但我還是留下來 待水仙茶由熱轉冷
呆呆的 盡我那無力的、不明所以的責任
「妳返屋企睇書啦!我要去銀行入數。」
我知道語言與行動都是無意義的 妳需要躲進洞穴裡喘一口氣

在妳的世界裡只有妳一人 
妳無法看見飯桌底下藏著聯繫妳我的血路
妳的溫柔與暴烈 或許是我的現在與將來
我既關心又恐懼 站在門檻 不想進也不想出
沒有任何面部表情能概括我的矛盾

不知何時 我開始明白女孩如何變成女人
不因為處女膜破裂 而是對愛徹底的絕望
容讓我 一生流離於女孩與女人之間
容讓我 相信愛

世界末日的前奏

《世界末日的前奏》

上帝以一個蘋果
維持地球的重量
牛頓死去後
蘋果被撤柏林及羅爾斯吃掉[1]
地球漸漸對感覺麻木
搖搖欲墜
彷彿快要掉出宇宙
只靠一根盲公竹支撐著

十九世紀開始有人疑惑
為何一定要用盲公竹承托地球?
(因為世界上十分之九的人口都是盲的)
難道不可用快折斷的針或透明的線代替?
(從疑問可見地球人渴望為肥皂泡般的文明再加添末日的浮華)
地球飛出宇宙不是人類的責任吧他們想
只是保護地球的物料出現技術性問題罷了
(人類的責任只在於把地球切割出無窮棱面
讓地球反射出十萬種不知來源的光
增加導致精神分裂的彩光污染)
也有人為盲公竹定義並破解定義
為何盲公竹必須是紅色與白色?
轉成淺灰色與深灰色可以嗎?
(如今還有誰膽敢表示喜愛對比色?
因為挑戰權威實在太有型了)

因此人類不再興建巴別塔
毀滅世界與自己比在上帝頭上撒尿更過癮
布殊認為不應用盲公竹頂著地球
應以屬於後殖民遺產的麥當勞吸管代替
(或許因為分解麥當勞吸管是生產學術論文的最佳方法)
胡錦濤提議利用不能循環再造的竹筷夾著地球
(或許因為不斷砍木能夠製造創意
也可能因為不斷變身的孔子超人
能防止地球滾落在杯盤狼藉的飯桌上)

「對」與「錯」的爭吵
其實源於「我」跟這兩個字的三角戀
當「我」跟「對」說:「我愛你」
那麼愛一定是恒久忍耐永不止息的
當「我」跟其中一個吵架甚至分手
則婚姻與合法賣淫沒有分別
你知道我跟你傳上帝的福音嗎?
放心吧
只要心情好,天國就不遠了

到了最後一天耶穌不是被槍殺
而是跟地球一起掉進黑洞
然後由德希達與巴特
成為全世界的教主
帶領所有盲人走進新天新地
「阿門!」
(噢!我們到底往哪裡去?)


[1] 撤柏林(Isaish Berlin)及羅爾斯(John Rawls)是著名的自由主義大師,兩者的主張主要針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時期興起的極權主義。兩者都極為反對以社會共同道德及理想干預個人自由。

2007年8月14日 星期二

有關秋螢

特約講評人: 劉偉成
 
梁博士在論文的第二節指出《秋螢》堅持「喧嘩」的編輯方針帶有「反主流」的意味。「喧嘩」, 單從字面上理解, 是一種有意識而沒內容的吶喊, 《秋螢》編輯選擇這詞來交代編輯方針似乎有意表現其烈的發聲意慾, 間接反映直率的感情宣洩先於具體內容呈現的觀點。若從傳理學的角度看, 「喧嘩」屬於「雜音」(Nnoise)的一種, 即是說具備三種特質: 第一、來自背景(Bbackground); 第二、可以發自人或物; 第三、會對中心內容造成干擾。上面對「喧嘩」的衍伸意義可說是梁博士論文粗略的歸納。

梁博士指出《秋螢》裏的作品有刻意避開「大文本想像」的傾向, 詩刊裏某些作品可能真有這種意圖, 但更可能的是這些詩人希望直接表現自己情緒的波動, 宣洩鬱結, 似乎沒有表現甚麼「中心聚焦力」的意圖。例如梁博士引禾迪的〈舊屋頌之三〉, 內容雖如梁博士所言略嫌零碎, 但詩人把一幅幅當時普羅大眾的生活寫照拼貼起來: 「串膠花」、「煮飯仔」、「拍公仔紙」等, 難道算不上是香港歷史的痕跡?

論文裏雖然沒有明言「主流」是指何種詩風, 但從字裏行間及多次引用余光中的詩作和《秋螢》的詩作對照比較, 便會猜想到「主流」大概是指所謂的「余派」詩風了。事實上當時「余派以外」的詩人所渴望的, 是在「歷史大主題」以外, 能有一些本土意識較的作品出現, 以反映香港文化獨有的混沌狀態。這亦是筆者所謂「喧嘩來自背景」的含意。陳智德在《呼吸》創刊號中的〈詩觀與論戰〉一文中所言: 「這種『本土意識』不單表現在題材和語言上, 也包括他們寫香港時沒有喊口號式的激烈批判, 而是懷比較樸實和寬容的態度, 這相信也是本土意識中最值得珍惜的地方。」

「喧嘩」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可以發自人或物, 這個特點其實是梁博士在「不特定關係的游移」一節所闡述的內容。梁博士分析《秋螢》裏一些詩作時歸納出一些共同點: 「『非我』的自我的浮遊感」、「等待他者的自我」和「拼湊樣式」, 可說是深入精闢。這三個特點除了扼要地道出《秋螢》作品的特色和風格, 更進而帶出香港詩壇直至現在為止的弊端: 不斷「喧嘩」干擾中心的主流, 卻未能成就另一個可與「主流」抗衡的主張和中心。英國50年代以拉金(Philip Larkin, 1922-1985)為首的「運動派」, 對抗40年代「新浪漫主義」詩派的華麗詞藻和艾略特(T.S. Eliot, 1888-1965)為主的「現代派」的玄學高姿, 拉金等人和「秋螢」詩人一樣, 調和追求日常生活經驗的詩語言。不同的是, 拉金等詩人有鮮明的主張和旗號, 所以能成功扭轉當時的詩風, 影響深遠。香港的詩人直至現時為止, 只流於「干擾」的層面, 不斷調自己的「無派別」, 彷彿生怕自己成為新的「主流」後, 要面對相同的「干擾」。無怪梁博士在收結時語帶無奈地說: 「……『秋螢』既不是黨派, 也不是口號。這大概是《秋螢詩刊》編者的意願, 然而諷刺的是不要口號本身, 其實就是一種口號、一種風格……」對於梁博士的慨嘆, 筆者作為香港詩人, 實在有深切的共鳴和體會。
 
http://www.ln.edu.hk/clt/docs/con9912/liuwc_comment_liangme.html

2007年8月10日 星期五

舞台

《舞台》

倘若我走進舞台的中心
我該站在世界哪一個角度
觀看世界如何紛亂卻充滿著色彩

咪高峰高呼著不知何人的吶喊
台下的座位卻沒有耳朵
渺小的我是否該坐在舞台的邊緣
聆聽世界如何熱鬧卻寂靜得可怕

倘若我走下舞台
年青的我是否該走進大海
呼吸廣漠但無法呼吸的空氣

在巴別塔上最小的螞蟻裝扮上帝
我在舞台底下
該仰望還是俯視在腳下的驕傲

舞台不斷地遷移
在無我的人間
轉換恒常改變卻仍然靜止的背景
演員需要七情六慾
在大笑大哭中我卻保持不變的沉默
慢慢我發現
世界沒有舞台
也沒有中心

成長兩首

成長兩首

〈成熟〉
年少的我早已預見
歲月不斷游向生命的深度

站在竹林內
我觀看萬千世界
卻嗅到公廁厭惡的味道
〈幼稚〉
不知何時我已不喜歡喝濃酒
心境慢慢流出一河清茶

茶的清
是感性和理性的總和
少時候,奢求身量與天增高
終於,天下雨了
長出草來
飄來敦厚的茶香

在詩的世界我是個嬰孩
不懂與天比高與地比厚

我想為自己寫一首詩

《我想為自己寫一首詩》
晚了,我本想為他寫一首詩
當鍵盤敲出空洞的過去
他剛起床,牙膏沖刷著昨夜的夢

我向星星訴說愛恨
青春的眼淚輕得如街燈下的光塵
剛過去的陰天在我面前微笑
他告訴我,我無法追回早上的密雲

當時針指向十二時
我決心以文字洗去聰明
從此再分不清黑暗與光明
我緊握著來自絕望的尊嚴
為歷史增加一點沉重的說服力

黎明以前,回憶被蚊子叮了一口
我想為自己,寫一首詩

《夢》

當時間走向彌敦道的盡頭
熱洪洪的夢將一一化成灰燼

在命運的洪流上
我是個行人
觀看五光十色有如夢幻的燈飾
剛巧碰見夢遺中的豔遇
帶點青春氣息出外遠游
在聖地牙哥留下了難得的衝動

年青的心
總有從浪漫的愛琴海回歸地中海的時候
我放棄世界步進家裡實實在在的黑影
悄悄地觸摸夜的冰冷
捲入良久沒有收拾的被窩
傾聽身旁充滿厚重質感的呼吸
無言的夢彷彿是安身立命的所在
重覆等待另一個上班的早晨


不很成熟的作品。

母親節

《母親節》
昨天酒樓擠滿假的康乃馨
我拾起數根火柴,問安徒生
借來二十元,好讓我
躲起來

早已超過小學生畫賀咭的階段
畢業證書證明我弄芒果布甸已經超齡
我鑽進堆滿龍蝦和海參的餐桌下
抖出一隻色情光碟
綻放兩朵溫暖的康乃馨
打算回報妳以最原始的生之讚頌

悄悄的觀看妳逐漸擁腫的腰枝
我躲進房間,以電腦壓抑上升的衝動
七情六慾總需要若無其事的掩飾
為妳添茶彷彿是低級趣味

色情光碟,還是該放在抽屜的最底層
我怕,壞了我以沉默建築的名聲

同樣是很不成熟的作品。

貪生怕死的仙人掌

《貪生怕死的仙人掌》
年青,沒有累著喝水的權利
縱使我曾經死抓著手杖
終於我變成努力追來的太陽
上帝的氣息長出疏落的桃林

當探險成為我
我卻不是沙漠
當報紙上的死亡是我
我卻不是字體
風沙有「我」的腳印
蒸氣有「我」的呼吸
地下貯存的水源有「我」的汗水
日光之下並無影子

身體睡著了
夢跟著沙丘走
跟著沙丘走
沙丘走
沙丘
在撒哈拉沙漠某一個可能被命名的角落
醒來時我得到零星的掌聲
然後沙丘繼續走
何時走至黑夜
好讓我有欺騙自己為老人的藉口?

其實我是一棵貪生怕死的仙人掌
只但求立於天地間

不成熟的作品。

分裂

《分裂》
把廣場解剖成十二塊
卻無法分發給十二個支派
把五餅二魚放在竹籮裡
啞巴仍然飢餓

夏風輕吹
時間的柳絮紛飛
漫天風雪

城巿人最愛躲在屋簷下避雨
沾不了一滴雨水
美麗的颱風假期
午間新聞報導馬爾代夫的風暴

時代廣場裡
以廣東話寫成的愛的宣言
分裂成碎片

普普通通的一天
被筆杆剪成一段段
分配給每一年
以僅餘的回憶
哀悼遺忘

在廣場上的耶利米
被加工成字母
售賣給消費者
供不應求

刊於《秋螢》...又忘了期數。

庸俗

《庸俗》
政治與愛情
就如渴圓與盤菜
沒有味道是一種味道

與手槍親吻
自由神像毀了火把
就如褒姒刺殺孔子

追逐至拉丁文的裙下
因為作唐詩的靈感已被遺忘
醜化〈靜夜思〉與〈仲夏夜之夢〉的女人
是新五四的象徵

新儒家比冒牌化妝品庸俗
懷春的龍滿足了偷情的慾望

收拾房間

《收拾房間》
倘若在收拾房間時
找到未來
蟑螂將引導我走義路

雨霽的黃昏
被黃蟻蠶食的雲

桌上的塵埃
使歷史變得朦朧
女巫乘著掃帚奔向街道上的太陽
頑童在茫茫的筆記的海
找到北方的島
夢裡追逐時間的夸父
拿著剛買回來的吸塵機
嘗試吸走我的眼垢

黑夜流著紅血
遍地是濕淋淋的履歷表

有天我在象牙頂尖上驚醒
刺痛的花園再沒有秘密
鬆散的意象是成熟的象徵
無法再以純真的詩句
概括房間的垃圾

陰天的早晨我走出房間
發現任性的孩子無法死而復生
只好向清道夫致敬

刊於《秋螢》...忘了期數。

走進都市

曲:吳永淇
詞:劉綺華

《走進都巿》

燈紅酒綠的都巿
軟弱貧困休想會被記念
川流不息的馬路
路邊充斥無盡痛苦的臉
金錢酒肉的爭競
勝利背後困惑過活沒意義
鬧巿中缺恩主的愛飄泊在人海
我願可作世間的燭光

今我效法 主基督 勇闖進人間實踐主愛
用我口 加雙手 再現救恩
今我盡心 我盡性 存謙卑愛心施予扶助
那懼怕 使命重 上帝滿恩典 裝載

我決心放下所有步入窄路
在世俗裡見證基督

今我立志 於都巿 體恤眾人悲哀兼苦困
用我口 加雙手 再現救恩
今我盡意 我盡志 從不輕看恩主的名份
那懼怕 使命重 讓俗世灑滿 天恩


這可算是我第一首詞了,DEMO請參考http://christeenhk.net/

北望

《北望》
北望西下的夕陽
吟誦李白的七言律詩
五陵少年
是街頭若隱若現的妓女
是現代化市容的一點污垢

一彎浮霞
一行孤雁
一片蓬鬆的土地
一棵搖搖欲墜的樹
陶淵明
在清理迪士尼裡
貼滿醫治梅毒的廣告

橫街打了死結
平治與Benz吵起架來
摩天大廈旁的碎石長滿青苔
紳士在解放路旁優雅地結鞋帶
顏淵在舔馬路中心的可樂

北望向西倒流的河水
湧來滾滾黃塵與帶有禽流感的雞
男人因而留守南方
女人因而勇闖中原
小小的島嶼
面對世界中心的雞
若即若離的帶了個口罩
輕輕留下一線邊緣呼吸雞的香氣

擁抱有如長髮芭比的毛筆
寫下印象派的書法
成為梁啟超眼中的垃圾
來自法國的收藏家
在香港的拍賣場裡
以鈔票洗刷一件清朝的老董

中國人普遍認為古董是利器
考古能打倒最新核子科技
發射
景德鎮的瓷器
增城的荔枝
杭州的美女
西藏的少數民族
至每間勞力士中國分廠的電子郵箱
等待刪除

不理是東江河還是泰晤士河
供應足夠食水的就是好河
陽澄湖的大閘蟹與還珠格格沿河南下
參與自由行的乾隆在鯉魚門吃蒸蟹
帶來搔到癢處的戲謔
比黑貓與白貓更能捉老鼠的灰貓
哪管是來自巴比倫
來自埃及
來自印度
或是來自中國
每天北上的Prada手提包及Dior套裝
清理全港的鼠患

昔日逃亡的五陵少年
與全世界的男人雜交
患了愛滋病
傳染給純潔的孔子
想逃也逃不了

這首詩寫香港與中國的關係。

重量

《重量》
讓文字吸一點水
在這島嶼
預視文革的恐懼

時裝雜誌的編輯
流行把文字放進冰格
禁錮乾燥的城市
卻結不成冰
在超級市場裡
我們繼續消耗自己
兌現
纖體公司的預言

路上的一灘水
五十年後
蒸發成雲
下不成雨

這首詩寫我預視香港五十年後的情景。

一代人

《一代人》
末世的華燈使我閉眼沉睡
我在雕琢自己的黑暗時卻禁錮了
一代人的
光明

這是參考顧城《一代人》而作的。
我們這一代人已沒有一代人的意識。

色彩繽紛的單調

《色彩繽紛的單調》
把香港剪成五顏六色的不規則的紙碎
電單車飆過
紙碎飄落在彌敦道上
長成了兩旁商鋪的櫥窗

色彩斑斕的毒蟲
爬滿年老收縮的天空

我,沒有主義,選擇逃亡至
kubrick,一個放滿模型的金魚虹
細小的地球儀放在中間
讀者插入錢幣轉一轉地球儀暈眩
然後嘔吐出美國冒險樂園的獎券
我如數家珍地儲蓄
散落在家中
無數個隱藏的螞蟻窩裡的無數塊拼圖
然後嘗試
重組一個
山多平地少的香港

一種酸鹼度劃一的雨水
侵蝕童話中妖豔的石林
醫治膽固醇過高的大地

或許逃亡至
大澳,鮑魚金魚泥鰍吸血蟲
把馬路旁的一灘淺水
撕裂成一張張複製山頂下萬家燈火的
明信片
老外與自由行的富商
就是喜歡茶餐廳門外
反映千萬道彩虹的
一片汽油跡
我們也感染了色盲
不知彩虹原本的
最真實但單調重覆的白色

我們對歷史不敬
模仿珊瑚海的海洋公園嚴重中風
只有一幅紅膠袋的照片

這首詩反映我對香港文化的反省。

我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冰河(組詩)

我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冰河?(組詩)

(一)
當詩人被零碎的色塊解構成無感情的零件
繁華的末世建構著另一種理性邏輯
我苦苦思索 繆思在何處?

(二)
我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冰河?
有如手繪的電腦字樣與
有如廁所方磚的拼貼
在懷舊的五彩吊燈下
在巴西混入西班牙風格的流行樂曲下
暴露性器 打了個噴嚏

身穿瀨屎褲的人購買著年輕
年輕就是對地上碎玻璃的執著
我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冰河?
該向一個不知名的馬桶對焦?
該在空白一片的墨黑裡遊走小孩子塗鴉的鋼筆線條?
該尋找google中英對譯系統裡沒意思的言詞?
該在廣告上的米奇老鼠畫上乳房與腋毛?
余光中與夏宇之間長著雜草
反映夕陽的餘光

(三)
我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冰河?
重覆的意象是我的圖騰
以便有一日能順利通過論文註腳的機關
要不,就用鬆散的文字重建八十年代的危城
以細節堆砌幾個獎頂
要不,就以倉頡碼重新了解倉頡做字的原則
為浮動的能指添點顏色

眾聲喧嘩啊眾聲喧嘩
沒有立場就是最好的立場
然後出版幾本以封面計設為賣點的詩集
然後簽個名簽個名簽個名
然後到達上海到達巴黎到達倫敦
然後一切膚淺的時髦都腐爛
在酸臭中尋找缺憾美

氣候變化
班雅明把軒尼詩道變得愈來愈冷
在輸水管裡我找到愛情
在衣櫃裡我的靈魂得贖
其實,凡人不志在上天堂
地獄天使比上帝更值得敬畏

(四)
我該如何回應時代的冰河?
我不知根為何物卻在喚起三個爸爸和三個女兒
墊著凌空的想像,中環的華燈
一小點歷史的浮沫終有天會破裂
浮沫表面的彩虹掩飾空心的時代
百年孤寂,年月未能堆積成溫暖的河床

我是否應鑽進波特萊爾充滿銅臭的陰道
享受庸俗的濕潤與柔軟?
我是否應把文字留在避孕套裡
溶入陰莖與子官的前衛
就如上帝道成肉身,走進我們中間?
我是否應以性交、暴力與死亡,概括愈來愈瑣碎的歷史?

(五)
我只想
在沒有家的世界裡尋找
繆思在戲謔中的嚴肅
以及結冰的想像與眼淚


我以這首詩反省香港文壇的狀態,我在詩歌中尋覓自己,在不同的思潮下,感到很迷失。
同時也慨嘆,到底有多少人,有透視時代的視野?

回望失戀

《回望失戀》

怎會下雨 不放晴
我只有遠望那雨景
當初我身心獻呈 無奈我空得風雨聲

翻看日記 無記認
就算今生你已失憶
今天我翻開心扉 懷念那甜蜜的哭聲

  *罪過苦楚 昨日我 困在故事裡沒法看清
 心裡毒恨 得釋放 那懼怕回看當天我

 難得歡笑 縱挫折 我永未能忘
 遙望遠處那片天高地茫茫
 縱使他朝 孤身走 仍舊感激昨天你在旁

 時空交錯 對與錯 我已盡遺忘
 留下愛 與抱歉 憧憬總可有一天 再度與友人
 暢渡明月夜看耀眼星火*

天雨未息 風更勁
你只有退避那困境
當初我緊握彩傘 無奈未見天色更清

天鳥聚散 遠空飛 就算今生你記不清
總該有天想起我 懷念那童稚的歌聲

這是我第一次一手包辦作曲與填詞的作品。稍後把歌曲MIDI上載。

回復天真

這首歌很難填,副歌某部份有兩個半音,很難找到詞彙放進去。


《回復天真》
回憶昨天的韆鞦與碰碰車
閉目發夢 童話主角乘火車上雲頂
簡單的心 不知地有多厚 海多廣闊
竟想奔跑追趕太陽

遙想那天的公園種遍樹與草
並未料到今天的骨骼再沒法長高
誰又想到 當天綠翠枝節變得枯槁
低首竟找不到陽光

* 丟棄玩具 心中聚滿了困苦的思緒
名利獨攬 緊抱纏累
披上面具 虛假的心永跌墜
真的 真的 不想再追

CHORUS
@#純真的心 參透一生的怨恨與愛嗔
未怕捨身 衷心地待人彰顯心裡真
寧靜細聽 那風聲的和唱
我心只有寧謐安詳
回望我一生經過 我心歡暢(快樂地回響)#

無知歲月 經過淒清 忍痛踏過荊棘
漫看這生 舉首月自明天高風更清
無懼困境 學懂真心自處 我心仿似炎夏晨星
仍舊做天真的我 也可得勝@

這首歌敘述一種不要執著,回復像孩子一樣的童真的人生態度,他竟然說是有關失戀的情歌...
這首歌有點佛理,且看眾看倌能否看出。有點劉華的味道>.<

直到有一天

小淇的曲~
http://creationsky.net/yeewa/Ricky's_hymns_21Jul2007-070803.mid
我的詞~

《直到有一天》
直到有一天我終於變大人
祈求能遇見天子(公主)可相襯
直至有一天我穿起晚禮服
祈求能面對婚姻的祝福
直到有一天做了媽媽(爸爸)
心盼與你育養子女
一世願你我伴結奔走
共創未來

甜蜜背後 有你在我心 不必驚怕 高風駭浪
全賴有你 共我跨過 面前無盡痛楚
直至某日去世 步往異域 我也不必驚恐懼怕
老病生死 變幻永恒 仍共你走

若到了一天我生氣你發怒
祈求能尚有恩主的拖帶
若到了一天我沮喪你怯懦
祈求能為對方滿滿祝福
直到我一生達到終點
可往遠處會見恩主
翻看著過去淚眼歡笑
有祂足印

年月過渡 有您在我心 即使失腳 都不畏懼
回望過去 歷遍起跌 主愛永沒變改
離合散聚 我與上帝共步 我總不必悲哀內疚
盼望我能 信靠神 到永遠